EN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

文:乔晓光    图:乔晓光    时间: 2015.12.24

【摘要】 介绍新世纪初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选工作和在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转型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活态文化特性,提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问题,尤其是大学教育传承普及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建设及开展的一系列社会项目经验,倡导大学教育尽快开展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建设,参与到国家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来。

全球化趋势激活了当今世界对文化本土化和多样性的关注,中国快速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使民间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本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让我们回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熟悉而又陌生的民间习俗生活的认识过程,同样经历了时间的代价。30年前,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当时主要是历史遗产和自然遗产两项,主要指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简称物质遗产或有形遗产。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世界似乎朝着一种经济方式、一种物质方式、一种价值观念发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生存价值观被忽略,被强势文化统辖。但实际上经济的迅猛发展并没有解决人类和谐生存的精神问题,幸福的概念被物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文化本土化的问题,关注人类自己生存的根系,关注不同族群的历史生命记忆和独特的生存象征,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1年公布了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亚洲有四项入选,中国的昆曲入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工作是积极的,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如何保护自己的活态文化传统,不走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初期时活态文化传统消亡的老路,是非常富有建设意义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条列指南》的申报规定中,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文化选择,规定指出:“列入《名录》作品必须是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些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服装制作工艺;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音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各种精湛杰出的工艺、手工艺,比如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个汪洋大海,每个人回到故乡,走到乡村生活中去,你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感动的非物质文化。但在当今转型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退潮的大海,每时每刻都在迅速消失着,老一辈艺人默默地故去,文化也悄悄地消失了。活态的非物质文化,它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日本在现代化发展的高潮时期,都不约而同地开展了对本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法国进行了全国性的,也是其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遗产大普查,提出“大到教堂、小到汤匙”的普查观念,对文化遗产巨细无遗地登记造册。日本也实施了由国家组织的民俗资料、民谣方面的紧急调查,20世纪80年代政府又专项拨款进行无形文化的记录工作。法国与日本的行动无疑是面对现代化发展,对即将消失的本土文化,尤其是乡土文化的抢救,是面对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对民族文化之根的维护。

对文化有很多定义,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文化传承创造的主体是由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群体之人构成的。文化经历了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它都是通过一种活生生的、可视的、可感知的、实体的真实进程来实现相互沟通的。当代社会,已经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但这个格局在文化上不应是单一的。在一体化趋势中应该保持丰富的文化存在,多元文化彼此之间又进行沟通和共存发展。目前,经济一体化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价值观和操作方式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甚至可以说在市场领域当中,有时已经超过了国家权力的限制。在这样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氛围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回避不了这样一种趋势。所以,我们必须站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大格局中去认识我们民族整体的文化资源价值,认识这种价值在社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中的生产力价值。

中国的文化,具有一定特殊性。其一,几千年文明发展没有断裂,而现在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耕文化占的比重还比较大,农业人口占有绝大部分,有八亿之多。他们真实的文化状态我们关注的很少。比方说我们有精英文化、官方文化及现代文化,同时在大片土地上生存的农民是依赖于自身的农耕文化传统来维系其自身的生存。比方说情感、道德、伦理价值,包括很多生存方式,比如农耕和居住方式,这些都是十分具体的文化。以往我们讲“文化”常指书本上的或理论体系的文化,而民间文化多是指非文字的、活态的生存文化。在农村其文化形式不是通过文字与书本传承的,它是通过民间几千年来在农村生活形态、生存心理意识当中积淀传承下来的这样一种文化,其表现方式是非文字的、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方式,是一种口传文化。这种文化的另一个特点便是约定俗成。它是祖祖辈辈依民俗形成的,没有官方倡导、没有明显的时代性,像春节、端午节以及许多民俗祭祀仪式等等。乡村一年365天,文字的使用非常少,但口传文化方式的交流天天都在进行。这种活态语言的文化,是民间的主要语言方式,是被我们长期忽视的一种文化存在。

这方面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得更加鲜明。其文化承传方式都是通过民族方言式的口头文化保持本民族族群文化特性的。同时也通过民间艺术方式,如音乐、歌舞、祭祀仪式及文化符号等实现其文化象征。比如苗族的服饰文化,通过一代代的穿戴及祭祀、民俗活动等,来认知、传承民族的历史、神话、族群特征等文化内涵与主题。从这方面讲民间的活态文化资源不是孤立、简单表面的艺术样式,它体现的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一种时间顺序的生存行为,是通过一种整体的活动来再现一种生存的主题。例如许多少数民族的习俗仪式,体现出对祖先的崇拜、图腾的祭祀,通过这些仪式来认知自己的民族,知道本民族从哪里来,知道民族的文化特征。还有少数民族大量的歌谣、史诗都反映同样的主题,如藏族的《格萨尔》、蒙族的《江格尔》等英雄史诗,傣族、纳西族等民族的叙事诗,都通过一种口传方式讲叙本民族的历史、来源、英雄事迹及物质创造,反映出民族活态文化的整体精神面貌。这实际上反映的是活生生的民族文化长卷,这个长卷是通过他们原生态的生活行为体现的,所以说这是一部无字的“生活之书”,也是常青的“生活之树”。正是它维系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几千年的连续性。因此活态文化不是狭义的文化观,它是由生活体现、慰藉精神与心灵的整体的生存文化形态。

在中国,经历了无数天灾人祸、几千年的历史沧桑,还能保持民族的凝聚力和健康的生存心态及纯朴善良的文化品性,劳动人民自己为自身生存而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是封建社会长期被忽视的文化。我们应该走进田野、走进农村来认读它、了解它,并作为民族文化复兴,作为整体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在人民传承创造的文化基础上探究其价值和意义。这方面我们做得远远不够,在今天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更深入地认识我们民族丰富多彩的多民族多元的文化资源,认识这种资源潜在的发展价值。

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需要发展,但文化发展绝不是一种单一模式化的保护或发展,传承也是一种发展。发展的观念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的,而且要面对现实,具有可行性。它不是单一的理想化和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念化,更不是文本化、学究式的。我们的学科正是适应文化保护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而不断改革、补充,进行结构调整,进行对中国文化资源重组的研究,对中国文化基因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这才是新学科,也是大学教育不应推辞的文化使命。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建立之后,在教育部及中央美术学院领导支持下,本着创新教育品牌、加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精神,迅速而广泛地开展了一系列与国家文化遗产事业相关的工作,积极参与到国内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发挥大学在信息智能、专业普查、遗产规划及人才培训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和政府、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学术机构、文化遗产地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积极投身到为社会服务的工作中去。200210月,在教育部、文化部、教科文组织支持下,中央美术学院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会议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揭开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序幕。2003年元月,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北京高校发起了“青年文化遗产日”(目前已举办四届);2002年开始中央美院承办了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系列相关项目;参与支持文化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工程;完成了教育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教育传承项目实施规划草案》的策划工作;在甘肃环县建立了“中央美院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察研究基地”;在陕西延川建立“民间剪纸原生态保护社区”;在国内部分大学及中小学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普及工作;协助和支持十多所高校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为中国农科院提供了“中国农耕文化资源信息报告”,呼吁在西部开发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将经济与文化共同打造成一个平台,以推动农耕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立足于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现实,中央美术学院确立的发展策略是强化传统学科的优势、创建新兴学科并形成新的开放式的学科结构,据此我院对学科建设进行了大的整合和扩展。中央美术学院在原民间美术研究室近20多年的学科研究、教学和田野考察实践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社会发展的紧迫形势,更好地发挥大学教育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已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填补了“学院派”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认知教育的空白,创立了新的教育品牌,标志着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在社会大的转型变革时期,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社区文化发展以及专门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始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建设,要不断地与国内外当代信息沟通,使学科成为专业文化信息的前沿之地和开放式的发展与协作的平台。大学是文化遗产的学习传承之地,新学科建设应当与民族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人才,解决好文化遗产在大学里的认知学习、传承创造的问题。大学教育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信息服务,应积极与社会不同领域的学科进行沟通,根据社会发展的前瞻来调整学科知识结构的重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理念是关注人类文化遗产和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大学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对文化与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产、官、学、民”的科研操作理念,实现社会科研和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在学院教育中的开设,涉及到了传统学院艺术教育观念的扩展与整合,学院不仅要传授西方的视觉教学体系,也要关注民族自身文化传统在艺术教育中的实现,大学教育应当实现知识体系教学的多元化,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传承发展基础上的,其实现的主体应当是青年群体的参与,把文化遗产引入大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在全球化今天,我们应关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和本土化的理念下,应既保持经济也保持民族的文化资源共同可持续的发展,才有可能在精神上真正地强盛起来。

整理/李曼

原载于《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