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关于美术学院通识教育的思考

文:郑勤砚    图:郑勤砚    时间: 2016.1.3

当前美术学院的通识教育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通识教育缺乏鲜明的个性研究;通识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难易度的把握,表现出相对的单一性;教学和研究队伍不强,研究成果数量不多,深度不够;学生的通识知识及能力较差,制约了他们对艺术专业知识的理解力、表达力、创造力,以及对未来社会生活的不适应等方面。通识教育为什么在美术教育中很重要?美术对通识教育有何贡献?美术学院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本文拟对以上问题进行反思。

一、通识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9世纪科技的进步与普遍应用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增长,训练专业人才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导致教育上的功利主义,学科知识向专门化方向发展,艺术院校的学生们只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面过于狭隘,视野不开阔。20世纪初以来,美国开始对现代教育进行反思。哈佛大学率先提出了“集中与分配制”,力求学生在精通专业与博识之间取得平衡。接着,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开始了通识教育。“前者着重加强学生与社会、价值和伦理问题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后者则强调学生要透过伟大经典的阅读,反省人类共通的、历久弥新的价值问题”(梁美仪《通识教育的使命与中国文化教学的实践》,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暨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200111)

通识教育的说法并非现代人的首创。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最早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古希腊人认为,只有接受了通识教育的人,才能读人所写,理解人所说,并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才是自由的、有思考能力的人。继承西方教育传统的美国教育界认识到,古代为战胜无知与偏见培养“自由人”的通识教育理念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通识教育的实质是要求学生掌握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和所有学科准确的一般性知识,是把有关人类共同生活最深刻、最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要素的教育。

显而易见,通识教育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精通专业与博识视野彼此的相互补充。相对于美术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是人本教育,是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更不是专业教育的对立面,但它是美术专业人才必需的养分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必备的素质。

二、美术对通识教育有何贡献

哈佛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1945年它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所提倡并实行至今的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是当今为发达国家大学普遍接受的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中尽可能综合的、古典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教育,目的是在学习专门知识之前,使学生对知识总体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哈佛本科生所学的课程中的八分之三为通识教育课程,其中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各占三分之一。艺术教育在哈佛,是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

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艺术教育,通识教育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哈佛大学积极践行着通识教育的宗旨,其浓郁的艺术氛围和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为这个百年老校增添着无尽魅力。哈佛大学每年举办艺术节、颁发艺术奖章,就体现了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强调艺术在生活和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全体师生参与其中,并为师生提供浓郁的艺术氛围,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趣味,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培养跨学科人才。哈佛大学博物馆的馆藏品汇集了几代人的慷慨捐助,通过百余年的努力,哈佛教职员工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深人艺术教学和研究追本求源,为增长哈佛人的学问和知识旁征博引,创造了哈佛大学的博物馆艺术文化。

三、美术学院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

美术学院的通识教育应为每一个不同艺术禀赋、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一生受用的教育。任何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个人修养、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历史批判眼光、健康和谐发展均是首要育人目标。美术学院的通识教育应以追求心灵自由、精神解放为宗旨,培养学生批判反省、追求真理、自主自立、挖掘个性潜质、超越现实功利、开创新世界的精神,养成洞见真知、智慧人生、摆脱束缚、突破成规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承担的职责是提供帮助,而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没有一家之言,有的是思想观点的碰撞和交锋,打破专业壁垒,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的联系,避免知识的片面化,以便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文明的总体状况。

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让学生什么都懂,而是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做一名有责任心、能担当的公民,并依据这样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可以贯通文理、打破学科界限,追求广博精深,而不是系统完备。通识教育旨在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的整体概况、一般方法和学科精要;而专业教育则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批判精神。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哈佛大学的报告明确表述为:“通识教育被用来表示在学生的生活中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首先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而专业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那部分教育。现实生活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是互补的关系,通识教育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学科割裂,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历史和批判的眼光,让学生先成人,然后再成才。

美术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是技工还是大师?培养的专业人才是否具备了基本的公民素养?学院教育是否为学生未来融人社会做好了准备?事实上,美术专业体系越完备,我们越需要通识教育来弥补专业切分带来的狭隘,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科视野,更广阔地认识世界、认识人自身、认识美术的角度和方法以及人文素养、跨学科视角和历史批判的眼光。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美术学院通识教育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强。

1.以学生为本,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美术院校的一些专业课教师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专业优点而忽略学生通识修养的不足,对学生的评价应包括深人认识和理解自身,构筑美好人生,承担社会责任一些必要的关于认识“人”自身的一些知识,理解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2.美术学院专业精细化,需要通识教育拓宽学科视野。如果对中国文化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没有与西方教育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何谈创意?当下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有越分越细的倾向。事实上,专业划分太细的教学体制和各个专业教学上相互封闭的状况,使得美院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不完全符合社会的需求,按照纯粹艺术家的模式培养人才还是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培养全面复合型美术专业人才,这对矛盾的解决迫在眉睫。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中,有意识地强调知识体系的简约化和结构化,加强专业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由“深井形”转变为厚基础的“金字塔形”。课程设置可以划分为:一般的课程、专门的课程、宽广的课程、专深的课程。还可以设立综合绘画工作室,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的综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艺术潜力和创造精神,尝试打破传统美术分类原则,国、油、版、雕等艺术门类的界限,学科统整、材料综合,研究东西方艺术的异同和创造材料的变革,开拓和丰富造型语言,这种综合绘画教育,究其核心是中西综合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3.树立多学科意识,加强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相互合作与促进。打通它们之间的通道,架设其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桥梁,建立融合通达的大艺术背景、艺术本身的综合性被内部的专业划分割裂开来,尝试打通分专业的壁垒,给学生探寻艺术史、不同艺术门类更完整的视角,培养学生艺术的整体观念,让每位学生专业特长的发挥都建立在对艺术整体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艺术内部各专业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都要有明确的认识。陈澹然曾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逐步打破艺术学分科的人才培养单一模式,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4.美术学院的通识教育可以走一条更有实质效果的道路—以建立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以及建立“助教制度”这两个环节为中心。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是本科生前两年的主课和基本课程,亦即所谓“核心课程”,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训练要求。芝加哥艺术学院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占本科生全部课程的一半,分为六大领域,其具体教学方式和要求通常都是小班教学,需要很多博士生做助教。不拘泥于教师的讲授,通过小班讨论、讲座、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通识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探究。“核心课程”的内容方面需要摆脱各种泛泛的“概论”课方式,而应逐渐走向以经典著作的阅读讨论为中心的方式。

5.建设集美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艺术专业师资队伍。对于艺术院校的教师来说,应成为兼有艺术家、教育家两种荣誉的人,艺术专业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学习教育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和知识,并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

美术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掌握艺术技能、汇通艺理的创作者和思想者,培养兼备宽厚专业基础、宽阔知识视野,具有创新意识、求知激情和反省精神的“艺人”。美术院校的图书馆、校史馆、美术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载体及具有美术学院特色的、动态、开放、多元的通识隐性课程,为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人文气氛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原载于《美术观察》201506

整理/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