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以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推动公共文化教育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 2014.5.21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是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强调博物馆是根植于现在、保存与沟通过去的鲜活机构,将全世界各地的观众、各代人与他们的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让现在和未来的各代人更好理解他们的根源与历史。“国际博物馆日”不仅让业界思考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使命,国内各博物馆也纷纷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公众,展现自身魅力。

重新思考博物馆社会使命

“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9位神女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围绕今年“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的主题,国际博协各专业委员会将组织一系列活动探讨博物馆专业发展,如藏品征集委员会重点关注在多元意识形态下如何利用藏品服务社会;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委员会关注博物馆如何避免“同质化”;藏品登录和著录委员会关注博物馆数字化数据的长期保存等专业问题,等等。

今年5月1日,作为国际博协各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系列活动之一,国际博物馆管理委员会暨国际人权博物馆联盟年会在中国台北召开,主题为“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世界博物馆界普遍感到,面对着不断变化的社会,博物馆必须重新考虑其传统的使命,研究出吸引更多观众的新策略,特别要不断改进展示藏品的传统方法,以便参与社区,与公众保持联系。此外,在日渐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之下,世界各地博物馆互动更为频繁,合作的方式和规模在未来都将展现出新的特点。

以亲民视角寻找新策略

博物馆为不同观众、不同世代和不同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中国博物馆协会负责人日前表示,一直以来,博物馆面对着各种变革。这些变革促使博物馆去重新审视自身的使命,去寻找新的策略,让藏品更加贴近观众,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悄然改变原有的藏品展示办法,以便公众和社会更好地参与。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也意在表明:博物馆是不同世代之间联系的纽带,能够帮助当前和未来的世代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渊源和历史。

5月1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联袂推出的50分钟纪录片《国脉(国际版)》举行首映式,并于5月18日21时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采取了网上数字博物馆、移动客户端等多种推介展览和藏品的传播形式,以观众所喜爱的多媒体手段让古老而精美的文物重放异彩,成为博物馆展现自身价值的全新途径。

免费开放、互动体验、体验文明加文化休闲……亲民、便利成为博物馆改进工作、吸引更广泛人群走入其中的方向。德国博物馆界首创的“博物馆长夜”活动得到欧洲许多博物馆的效仿,活动夜间,民众可以免费参观市内所有博物馆、画廊、剧场等文化设施,人们一起探讨艺术、交流感想,“博物馆长夜”活动已然成为城市的一道夜间风景和市民重要的文化节日。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界也加以借鉴,2013年“世界博物馆日”期间,上海30家博物馆首次组织“博物馆之夜”活动,集体把开放时间延长至夜间。今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满足观众参观重要外展的热情,也开始尝试推出夜间专场,便于白天没有空闲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只藏不展须改变各馆力推特色展示活动

藏品的保护和展示,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对矛盾。“但藏品如‘养在深闺’,不展示、不研究、不讨论,和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些作品有什么区别?”有论者曾尖锐指出。对于国内许多博物馆而言,只藏不展已经难以获得认可。浏览国内各大博物馆有特色的展览和活动,可以看到,国内一贯以沉稳、静穆为特点的各博物馆已经“动”起来了,展览和活动逐渐丰富亲民。

南京市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主场城市,主会场定于南京博物院。除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外,国家文物局还公布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结果并颁奖,同时举办“博物馆藏品搭建沟通的桥梁”主题展览、“芳菲流年——中国百年旗袍展”“双城记——南京与爱丁堡古城保护成果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2—2016)”等特展。此外,南博还开放助残主题馆“博爱馆”和文物复制品触摸台,组织文物库房公众开放活动等,让公众获得亲近博物馆、理解博物馆的机会。

博物馆是一个植根于当下而又保存传统及连系过去的机构,扮演着现在与未来世代的沟通桥梁,“2014香港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提出“博物珍藏·连系各方”的主题诠释博物馆的“沟通”作用,举办“刻画人间——朱铭雕塑大展”“吉卜力工作室场面设计手稿展?高畑勋与宫崎骏动画的秘密”“版画新体验”工作坊等系列活动。澳门特别行政区推出的“港澳插画交流展”“中国风——十九世纪中国风情西洋版画展”“十九世纪澳门历史绘画”“时代变格——澳门旧城商号留影”等系列展览则从地域特色着手,让观众饱览独特艺术风韵。

辽宁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等40余家博物馆联袂推出系列活动;天津博物馆主打馆藏原创展览,梳理画派特色;广东省博物馆推出意大利历史文明特展;河南博物院为当地观众带来非洲绘画特展;浙江省博物馆推出“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残障人士专场;山东博物馆邀请孩子们手绘作品。这是各博物馆智慧和专业水准的一次集体展示。“国际博物馆日”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博物馆无可取代的价值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