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钱初熹:艺术教育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范式

时间: 2021.1.22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近期,跨学科融合交叉的教育研究范式在艺术教育研究中得到了积极运用,打开了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引发了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艺术教育评价研究的范式转换;二是从单学科研究到融入神经科学的艺术教育研究方法的范式转换;三是从研究艺术到艺术作为研究(艺术实践作为课堂研究)的范式转换。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诸如过于偏重文献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等问题,因此艺术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展与研究范式的转型势在必行。今后,我国艺术教育研究不仅要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分析与提炼,同时要确立清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积极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艺术教育研究,做出原创性贡献,推动艺术教育的新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研究;范式转型;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艺术作为研究

一、我国艺术教育研究的现状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以下简称“艺术教育研究”)立足本土,持续深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艺术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艺术教育实践体系研究,还是艺术教育研究范畴与方法等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艺术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视角转换。源于我国以史为鉴的学术传统,研究者们注重从史学角度对艺术教育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针指引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多元文化、文化多样性的倡导下,近年来,研究者们聚焦于立足本土文化的艺术教育理论建构,从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来探寻其目标与价值体系、发展规律及其路径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其次,艺术教育实践体系研究深入推进。21世纪初期,伴随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学校艺术课程(特指美术课程、音乐课程,下同)与教学改革的研究集中于课程建构、国外经验借鉴、教学模式创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随着艺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者们的视角从宏观到微观,转向探究艺术课程核心价值的研究,将艺术课程与教学改革放置在时代发展与未来人才需求的背景下,探明符合我国艺术课程深度改革的方向。与此同时,面对艺术教育现场主要问题的对策研究体现了研究者们的集体思考,既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教学本体问题的研究,也有聚焦于教师专业发展等影响艺术课程与教学的因素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最后,从研究范畴与方法来看,以往艺术教育研究以聚焦于学科内部的单向研究为主,近年来,跨学科、融入多种研究方法以及多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数量增加,研究范畴有所拓展,研究质量有所提高。*

但是,与21世纪国际艺术教育研究成果相比较,我国的艺术教育研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缺乏原创性或突破性成果。首先,从研究课题上看,国际艺术教育研究在哲学层面,特别是在与21世纪技能相连接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却比较薄弱。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国际艺术教育的实证研究方法日趋成熟,研究者运用可行且有效的多元化研究工具开展研究,提高了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而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工具比较匮乏。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研究领域面临如何开展原创性研究、如何拓展与深化研究、如何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等一系列问题,艺术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展与范式的转型迫在眉睫。

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研究范式转型

1962年,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书中首次提出“范式”(paradigm)的概念。他指出:“范式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库恩进一步指出: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范式,这些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它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完善、发展,最终可能退出。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新的信念、规则和技术会取代原有的信念、规则和技术,新范式会出现,并完善、扩充或者代替旧的范式,这就是科学发展进程中的科学革命。*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研究群体对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框架的共同认识。将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与变化的观点运用于教育研究,即教育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范式,这些范式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21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思维方式,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教育研究随之变化。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大幅度地拓展了教育研究的视野,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证研究范式正在形成,出现了新的研究范式,并完善、扩充或者代替旧的范式,这就是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展与范式的转型。

三、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拓展与范式转型

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拓展了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引发了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教育评价研究,实现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范式转换;二是融入神经科学的艺术教育研究,实现从单学科研究到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转换;三是艺术实践作为课堂研究,实现从研究艺术到艺术作为研究的范式转换。

(一)艺术教育评价研究范式的转换

以往,很多人认为艺术是关于自由和个人创造力的学科,对它的评价倾向于主观反应,因此对学生艺术学习难以开展评价。如今,艺术不仅被视为创造性表达的载体,同时被视为一种发展观察、传播、解释和理解文化多样性技能的学科,通过制订标准与开发工具是可以对学生的艺术学习进行评价的,这已达成共识。但艺术教育仍然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即寻找能够评价儿童与青少年艺术学习成效的方法,以提供有关艺术教育独特功能与影响力的令人信服的信息。近年来,各国艺术教育研究者聚焦于评估学生艺术素养(arts literacy)的研究,并进行了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性研究的范式转换,以证明艺术教育究竟是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慧并使他们获得与年龄相应的艺术素养的,由此进一步改进与优化艺术课程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并为决策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

1.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研究

2000年以来,欧美国家开展了一系列艺术教育评价研究,围绕创新能力的三个方面:技术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性格(行为和社交能力),采用相关性研究的方法,评价艺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美国的一组研究表明,接受大量艺术课程的学生,相对于那些接受少量或者根本未接受过艺术课的学生,具有更高的教育成就水准(以学校的绩效和标准化语文和数学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并且这一相关性无论对拥有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还是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都适用。对这一组研究仅仅关注艺术教育的假设性外延作用的质疑,促使一些研究者认真思考艺术教育的内在效应。2004年之后,聚焦于艺术教育内在价值的研究由麦卡锡等人展开,重点考察在艺术学习中开发的思维习惯与相关技能。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艺术教育可以加强以通用领域的创造性测试所衡量的创造性,但相关数据表明,艺术教育对于创新至关重要,艺术系的毕业生更可能拥有那些高度创新性职业所需要的复杂技能,在经合组织国家的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1-3

由于相关性研究无法得到因果推论的结论,一些艺术教育研究者对上述研究成果提出质疑,他们倡导开展可以获得因果推论的实证研究。而真正的实证研究要做到随机分配学生和教师并分别形成艺术组与控制组,这在学校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研究人员主要采用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即在一个班级中,重点评估艺术组与非艺术组的对照结果,或以一个现成的艺术项目与另外一个不太强调艺术的项目作对比,探究艺术教育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成绩、创造性、为人处世和脑力开发的影响,进行可以得出因果推论的实证研究结果。2000年以来,一组扩展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韩国有2项准实证研究发现音乐教育对形成幼儿的数学观念有所影响。[1]100-101一个对多个准实证性研究进行的元分析和一个考察视觉艺术教育和空间能力之间关系的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仔细观察视觉艺术作品提升的观察力可以应用于科学和医学领域。[1]142-145

这些实证研究成果有效地提高了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并对改革艺术课程与教学具有积极影响。

2.运用在线评估工具的研究新范式

在世界经历着深刻变革的大数据时代,为确保每个学生获得优质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转向为中小学生营造新的学习环境和提供新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艺术教育评价(evaluation)研究也从以往重视教学评价转向关注学生艺术学习评估(assessment)。近年来,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在艺术学习评估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者们开发了多个衡量儿童与青少年艺术表现和成就的工具。这些基于绩效的评估工具,改变了以往仅仅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评估目标与方式,转向注重评估学生参与艺术学习活动过程与成果中的创造性思维。

在艺术教育评价研究中,值得注目的是运用在线评估工具对学生的艺术学习进行研究的范式转型。目前在学校艺术课程开发、教科书编写与教学设计等方面,仅仅停留于“单回路学习”(single-loop learning)即“教授→学习”的思路上,尚未真正理解“双回路学习”(double-loop learning)即“教授→学习→评估→改进教学→学习”的理念并积极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进行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运用“双回路学习”的在线艺术学习方式,在线评估工具能即时为学习者提供艺术学习的进展情况。学习者就能迅速精确地对关键概念进行定位,解释问题;教师也能更有效地自动化分配资源,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在线课程,并为艺术教育实证研究提供详细且有效的信息。

例如,澳大利亚课程确定了所有澳大利亚学生应该被教导的期望,无论他们住在哪里或有何背景。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访问相同的内容,并可以根据一致的国家标准评估自己的艺术学习成就。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Australian)的教授伊恩·布朗(Ian Brown)及其团队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发了在线视觉素养评估(visual literacy assessment)工具,直指21世纪技能中最为关键的创造力。他们以创造力作为标准级,制订从易到难的评估指标,8个等级的创造力评估指标比较准确地呈现学生在视觉艺术学习中创造力发展的水平。对299名学生的视觉艺术学习进行评估的结论表明:学生擅长进行视觉艺术的创作与交流,却很难对视觉艺术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室里教授的是应用图像的低技能,忽视解读与分析图像的技能。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这一团队提出今后视觉艺术教育中需要关注高端的思维技能的建议。这一网站提供支持新课程的灵活的、可选的、高质量的学习评估工具,研究成果连接视觉艺术课堂,旨在转变学习,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标。

又如,日本筑波大学教授石崎和宏和王文纯共同开发了“擅长的鉴赏技巧”(Appreciation Repertoires)的在线鉴赏学习评估工具。他们将鉴赏行为分为:联想、观察、感想、分析、解释、判断;作品要素分为:主题、感情表现、造型要素、形式风格。6个鉴赏行为与4个作品要素交叉组合,形成了24个基本的鉴赏技巧。针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在线鉴赏学习中所发现的各种问题,他们开发了鉴赏学习支援卡、鉴赏教学支援电子教材和鉴赏教学支援网站,致力于发展儿童与青少年美术鉴赏能力的研究。*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评估工作。由于艺术教育评价研究、特别是学生艺术学习评估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科学有效的实证研究方法,由此影响了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建构的科学性与艺术学习评估实施的有效性。我国艺术教育评价研究范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国外的实证研究方法具有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二)融入神经科学的艺术教育研究

神经科学是指寻求解释神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即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科学。神经科学包括脑科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病理学、行为遗传学等领域。神经科学领域早期开展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21世纪系统生物学在细胞分子层重新兴起后,又形成了系统神经科学和计算神经科学。近年来,在艺术教育研究领域中,融入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正在兴起。

1.与教育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研究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度整合、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教育神经科学对于国家人才培养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著名大学的高度重视。

从教育神经科学等角度出发对艺术教育影响力的研究取得了实证研究成果。我国艺术教育领域也开始出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者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脑科学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倡导“基于脑科学的音乐学习与教育”。[2]有研究者指出,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明,音乐训练不仅可以使个体获得特殊的音乐技能及大量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对个体的大脑神经发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加强并改善大脑神经系统的神经联结与信息沟通,使运动系统、听觉系统、边缘系统等多个脑区得以锻炼和发展。[3]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由此倡导“形成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的心智、脑与音乐教育的跨界研究格局”,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入手,通过教育政策革新和教育理念转变,实现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的音乐教育体系。[4]

2.神经美学拓展艺术教育研究的新视窗

在艺术教育研究领域中,与教育神经科学相比,神经美学研究更深入艺术教育的本质。神经美学(Neuroesthetics)是实验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经验美学*的一个较新的分支学科。2002年,神经美学被正式定义为: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创作的神经基础的科学研究。它旨在通过调查“感知、生产和对艺术的反应,以及与唤起强烈感觉的物体和场景的互动”来解释和理解神经学层面的美学体验。

神经美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艺术或审美偏好(art or aesthetic preferences)是由一套普遍的法律或原则指导的,需要寻找这些原则的形成和特征的进化原理。研究者认为,识别大脑中涉及审美判断的回路(如通过使用大脑成像技术)可以帮助确定这些反应的起源。神经美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包括神经学家、艺术史学家、艺术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采取结合知觉心理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系统缺陷和功能性大脑解剖学原理的研究方法,解决可能是艺术本质的美的进化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神经美学是寻找艺术及其教育定量评价研究的最有前景的途径。他们以发现美学的一般规律为目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一种方法是观察研究对象如何观看艺术以及如何激活视觉机制,原始的视觉刺激(如水平的线和垂直的线)使神经元被重复激活,由此产生令人愉快的感觉。21世纪初,英国神经生理学家们的研究证明,“睁眼就看”的说法是错误的,视觉接受世界中的一切均需要脑力。视觉系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引导手接触世界的部分,二是识别事物的部分。第二个部分需要的脑力更多,是视觉系统的重要部分,将“识”转化为“知”。脑科学家们还提出了“脑视觉”的概念以及“不是用眼,而是用脑看事物”的观点,揭示出美术(视觉艺术)鉴赏活动和创作活动不仅涉及心和手,更重要的是思考和展示思考过程的一种途径。英国脑科学家森马·泽基(Semir Zeki)通过有关人脑是如何感知视觉美的实验研究结果,提出“美术的目的在于延长脑的功能”的观点,指明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大脑机能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另一种方法是印度神经学家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Vilayanur Ramachandran)等人提出的一系列法则,使用神经科学来确定和理解所涉及的神经机制。他们认为视觉美学(visual aesthetics)能力,即赋予特定的形式、颜色或动作赋予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是人类和其他类人猿的分化后所获得的一种人类特征,因此美的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典型特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开展的探究审美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研究。研究者认为特定脑区与艺术活动之间的联系对神经美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应用于创造艺术和解释艺术的能力。利用脑成像实验可以研究个体的审美体验,当受试者面对特定的美学图像时,激活的特定大脑区域可以被识别。研究者认为,美感和审美判断是大脑奖赏系统激活的前提。

神经美学的研究为艺术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生理学基础,同时打开了艺术教育研究领域的新视窗。我国融合神经美学的艺术教育研究开始起步。笔者参与的“基于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的中小学中国画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组,将运用眼动仪等脑成像实验的研究方法,清晰地查看学生在进行中国画鉴赏学习、中国画创作以及交流和展示之际激活的特定大脑区域,并采用可视化数据统计方法,借助于图形化手段,了然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展现中小学中国画教与学的全景图谱,从而为中国画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源自脑科学的依据。而融入神经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推广至各类艺术教育研究中,确立明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在艺术教育研究领域做出原创性贡献。

(三)艺术实践作为课堂研究的方法

如今,在社会科学、心理学和教育的民族志、叙事和现象学研究的实验形式中,越来越多地融入艺术实践。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家和艺术教育者正在考虑将艺术实践运用于研究,甚至声称艺术实践本身就是研究。换言之,虽然艺术作品可以在研究中发挥作用,但它本身也可以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艺术”和“艺术作为研究”,这两个概念都基于艺术是一种探究的形式,是一种由艺术家与研究者驱动的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知识被发现或构建。这种艺术实践的重新构架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即一种理解艺术和艺术家的研究方式。

这种基于艺术实践(arts based)的研究为艺术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基于艺术实践的教育研究旨在通过艺术的概念、技术和实践来理解艺术教育。尽管在学习者的发展过程中,什么样的艺术教育最有效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但是新研究范式的出现,无疑为探究艺术教育有效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艺术教育研究者聚焦于研究学生艺术创作的过程与结果,使用各种基于艺术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传、叙事、诗歌、视觉艺术、戏剧、舞蹈、音乐和表演等不同艺术类型来开展研究,了解、分析和理解学生学习艺术的本质、创作过程与艺术成就的特征与规律。其代表作是《一间艺术课堂:加州伯克利高中的艺术课》,以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基于艺术实践的研究为案例,解释了基于艺术实践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原理。[5]

目前,艺术实践作为课堂研究的范式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艺术教育研究者要密切关注其发展进程,并结合我国的艺术课堂教学实践,尝试采用这一新的研究范式,探索我国学生学习艺术的本质、创作过程与艺术成就的特征与规律,为改进艺术课程与教学提供有力依据,同时推进艺术教育研究新范式的发展。

四、艺术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艺术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而艺术与教育都是人类社会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它的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是一种研究范式可以做得到的,必须倡导多元的艺术教育研究范式。21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教育及其研究的重大变革,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研究范式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打开了新视窗,提供了新范式,拓宽了进一步发展的道路。

今后,为确保每个学生享受优质的艺术教育,我们要积极开展艺术教育研究,研究范畴包括课堂与课后、博物馆和社区等多种环境下的艺术教育。一方面,我们要继续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展质性研究,从史学角度对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开展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开展艺术教学实践的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等方法对学生的艺术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丰富的描述,从艺术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探寻发展规律及其路径。另一方面,我们要借助科技手段,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艺术教育研究:建立基于绩效和能力的多元化艺术学习评估体系及模型,运用定量或实验的方法,开发可行有效的数字化艺术学习评估工具,进行元分析的实证研究,以评估各种艺术教学与学生认知和创造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展融入神经科学的艺术教育研究,运用脑成像等实验方法,确立清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总之,我们要通过艺术教育研究,做出原创性贡献,以推动艺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维纳,戈德斯坦,文森特-兰克林.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郑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南云,陈雪梅,刘文利,周加仙.音乐教育的脑认知机制与国民素质的提升[J].全球教育展望,2012(9):53-59.

[3] 宋蓓,侯建成.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J].黄钟,2013(1):170-175.

[4] 宋蓓,周加仙.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音乐教育的革新——兼谈文化适应性问题[J].人民音乐,2015(6):72-74.

[5] Marshall, Julia, D’Adamo, et al. Art Practice as Research in the Classroom: A New Paradigm in Art Education[J/OL].Art Education,2011,64(5):12-18[2018-04-28].https://www.questia.com/read/1P3-2460400871/art-practice-as-research-in-the-classroom-a-new-paradigm.

原文刊载于《美育学刊》 2018年第4期